最新消息:XAMPP默认安装之后是很不安全的,我们只需要点击左方菜单的 "安全"选项,按照向导操作即可完成安全设置。

模拟双系统的安装_Windows系统下再安装Arch Linux

XAMPP相关 admin 853浏览 0评论

在上篇文章中介绍了安装双系统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术语,那么这篇我们就基于这些知识点,然后根据Arch Linux的官网WIKI文档,来试试虚拟机(VMware)已安装Windows系统的情况下再安装Arch Linux,来模拟双系统的安装。

Arch Linux是一个 x86-64 通用 Linux 发行版,深受DIY爱好者和铁杆 Linux 用户的欢迎。

ArchLinux支持滚动发布模型,并有自己的包管理器 – pacman,类似于Debian家族的apt-get install。

但是对于Linux初学者来说,安装起来就有点难度,默认安装仅涵盖最小基本系统,也就是没有图形界面,全靠命令行,而且各种设置都需要用户手动设置。

本文篇幅较长,建议点击文章末尾的原文,在PC端查看:

第 1 步:下载 ISO

浏览器打开Archlinux官方下载页面 https://www.archlinux.org/download/

在页面大概中部,如下图所示位置,选择一个国内的镜像地址下载,这样下载速度会快一些。

l0060

第 2 步:磁盘分区(可跳过)

本文是模拟已有Windows系统的情况下在同一块磁盘安装Arch Linux,因此需要先对Windows系统进行分区。

如果没有Windows虚拟机,或者打算安装在新磁盘上,可以跳过这一步。

打开Windows虚拟机,下载运行傲梅分区助手,对磁盘分区,建议在磁盘末尾分出一块大于20GB的未分配空间。

l00060

第 3 步:虚拟机设置从镜像ISO启动

打开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Pro,然后双击目标虚拟机系统,点击“编辑虚拟机设置”。

l000060

点击“CD/DVD(SATA)”,在右方的选择“使用ISO镜像文件”后,点击浏览找到在第一步下载好的ISO镜像文件,确保“启动时连接”选项勾起,然后点击确定退出设置。

l0000060

点击 的下三角按钮,注意不是直接点击绿色的图标。在弹出的菜单中,选择“打开电源时进入固件”,也可在开启虚拟机的时候立马狂按ESC按键,这个要拼手速。

l00000060

根据虚拟机启动模式不同,进入的界面也有所不同

传统Legacy模式(BIOS/MBR):进入BIOS后,通过键盘移至Boot项,然后通过 “+”,“-”按键,将CD-ROM Drive移至第一项。

l59

也可开机狂按ESC,这样就可以直接进入启动菜单选择从CD-ROM 启动:

l059

UEFI模式:进入EFI设置后,用键盘将光标移至CDROM Drive,点击回车。

l0059

启动成功,将会看到如下的引导菜单界面,点击回车,进入安装CD。

l00059

第 4 步:创建Linux分区

成功进入安装CD后,你会发现整个屏幕很干净,没有一个图标。

l000059

Arch Linux的安装镜像是最基础的包,没有图形界面,各种设置都需要自己弄。

在光标闪烁处,输入

fdisk -l

屏幕会显示如下基本的磁盘分区状况,通过显示结果,可以获取到磁盘编号以及分区编号以及个数,接下来就实际开始分区。

l0000059

注意,如果你的磁盘是NVME类型的,那么磁盘不再是sda1 这样,而是nvme0n1p1,可以将n1当作nvme磁盘的编号, p1当作分区编号。

输入命令

fdisk /dev/sda

进入fdisk主程序, 通过键入m,可以查看具体有哪些参数可用。

l00000059

输入大写的 F,查看磁盘上是否有未分配空间。

l58

确保有足够的未分配空间后,就可以开始创建分区,这里就创建两个分区:Swap分区 以及 EXT4格式的分区(/)

输入n, 进入添加分区进程:

界面出现添加分区编号界面,程序会根据分区具体情况给出一个默认值,按下空格就行。

l058

接下来会依次添加起始扇区和末尾扇区。

由于fdisk的单位是使用扇区大小来计算的,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将GB转化成扇区大小。

通常情况下,磁盘都是默认一个扇区的大小都是512bytes,除了一些高级格式(AF)磁盘中,一个扇区的大小是4096bytes,但大部分AF磁盘,就是物理上一个扇区是4096bytes,但是都会模拟成512bytes来使用,这种磁盘也被成为512e磁盘,使用上和传统的没区别。

1 sector = 512 bytes

1 GB = 1(G) * 1024(M) * 1024(K) * 1024 = 1073741824bytes

所以要创建一个4GB的大小,需要 8388608个扇区, 起始扇区加上8388608个扇区,就能得出末尾扇区的大小。

将算出来的数字,填入,即可创建Swap分区大小

当然,上面的换算是完全没必要了,在Last Sector那一步, 直接输入+4G 就可直接创建一个4GB大小的分区了。

l0058

按照同样的方式,再创一个分区,默认使用剩下的未分配空间。

输入p,可以查看分区后的磁盘分区情况。

l00058

最后,上面的操作还差最后一步,那就是执行分区操作, 输入w后,保存并退出fdisk。

第 5 步:创建文件系统

由于我们已经创建了 2个不同的分区,下一步是格式化分区并创建分区类型。
我们将使用 mkfs 用于“/”root分区,并使用 mkswap 用于创建Swap分区。

mkfs.ext4 /dev/sda5
mkswap /dev/sda4
swapon /dev/sda4

创建好文件系统后,我们需要将Linux的root分区进行挂载。

mount /dev/sda5 /mnt

对于UEFI启动的系统,还需要挂载EFI分区(假定已经安装Windows系统了,如果没有上一步再创一个fat32分区)

mkdir -p /mnt/boot/efi
mount /dev/sda1 /mnt/boot/efi

第 6 步:安装

在安装前,默认使用的是国外的镜像源,下载的速度可能很慢,这里可以修改成国内的镜像源来解决,下面命令是将安装镜像的默认源,全部替换成国内的镜像地址。

wget -O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 “https://www.archlinux.org/mirrorlist/?country=CN&protocol=http&protocol=https&ip_version=4”
然后通过nano修改 mirrorlist 将#Server前面的#号全部删掉。

nano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修改好后,键盘按下CTRL+X,然后再输入回车键保存并退出。接下来还有很多次涉及到使用nano编辑文件,用法跟这里一样。

由于我们已经创建了分区并装载了它,因此让我们安装基本包。基本包包含运行系统所需的所有包,其中一些是 GNU BASH 外壳、数据压缩工具、文件系统实用程序、C 库、压缩工具、Linux 内核和模块、库包、系统实用程序、USB 设备实用程序,vi 文本编辑器等。

pacstrap /mnt base base-devel

等待安装完成,如果出现如下ERROR字样,可能是网络出现了问题,使用键盘↑键可以快速回到输入历史,然后重新执行一次上面的命令,如果还是报错,可以尝试重新切换新源。

l000058

第 7 步:配置系统

默认情况下,Linux的分区在开机的时候是不会自动挂载的,这就需要生成挂载信息文件fstab ,fstab文件定义了磁盘分区、块设备或远程文件系统如何装载到文件系统中。ArchLinux下可以使用genfstab快速生成。

genfstab -U /mnt >> /mnt/etc/fstab
通过nano /mnt/etc/fstab,可以看到: EFI分区,ext4分区,以及Swap的挂载都成功写入了。

l0000058

接下来的操作需要在挂载的新系统下生效,Linux下有chroot功能,将根目录切换到指定挂载点,在Arch Linux 可以使用arch-chroot命令切换。

arch-chroot /mnt

第 8 步:设置时区

使用以下命令设置时区:

ln -sf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
要获取区域列表,键入

ls /usr/share/zoneinfo

l00000058

运行 hwclock 来设置硬件时钟。

hwclock –systohc

 

第 9 步:区域设置

文件/etc/locale.gen包含所有本地设置和系统语言的注释格式。使用 nano编辑器打开文件,然后将想要支持的语言取消注释(就是把行首的#号删除),
输入命令 nano /etc/locale.gen 打开文本文件,找到:

#en_US.UTF-8 UTF8 以及 #zh_CN.UTF-8 UTF-8 这两行,删除行首的#,然后保存修改。

l000000058

现在使用以下命令在 /etc 目录文件中生成区域设置配置:

locale-gen
echo LANG=en_US.UTF-8 > /etc/locale.conf
export LANG=en_US.UTF-8

 

第 10 步 设置主机名字,更改root账号密码

创建/etc/hostname文件,并添加主机。

echo bruce-pc > /etc/hostname
nano /etc/hosts,加入如下内容:

127.0.0.1   localhost
::1         localhost
127.0.1.1   bruce-pc.localdomain  bruce-pc

把bruce-pc 换成你的主机名就行了。

给管理员账号设置密码:

# passwd
然后输入密码按回车键,会让你再确认一次,再输入密码再回车。Linux命令行中输入密码时是不会有任何提示的,只要确保输入是正确的就行。

l57

当然,一般情况下,是不会直接使用root账号登陆系统的。

可以创建新普通用户,比如 bruce:

# useradd -m bruce
然后设置一个密码:

# passwd bruce
输入密码按回车键,会让你再确认一次,再输入密码再回车。

第 11 步:安装Grub引导

要安装引导加载程序,根据启动模式的不同,需要输入不同的命令,GPT模式下需要将引导文件安装到efi分区,
因为当前磁盘已有Windows,安装os-prober 可以将Windows添加到Grub引导菜单中

pacman -S os-prober
安装grub工具:

pacman -S grub
Legacy模式下安装grub:

grub-install –target=i386-pc /dev/sda
UEFI模式下,同时还需要安装efibootmgr,然后再安装grub:

pacman -S efibootmgr
grub-install –target=x86_64-efi –efi-directory=/boot/efi –bootloader-id=ArchLinux
生成grub配置:

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

l057

没有图形界面的Arch Linux就安装完成了。

依次输入以下命令,重启就可以进入新安装的Arch Linux了。

exit
reboot

在下一步中,我们将了解如何为 Arch Linux 设置桌面环境的图形用户界面。

 

第 12 步:安装桌面环境(本例中为 GNOME)

重启后,正常情况下,就会直接进入Grub引导菜单,默认是以第一个条目直接进入ArchLinux,也可以试试能否成功进入Windows系统。

l0057

进入Arch Linux系统后,输入用户名root以及修改后的密码。

在安装桌面环境之前,需要先配置网络。

然后在终端输入下面的命名可以查看网卡名称:

ls /sys/class/net

ip link

l00057

对我来说,是ens192。

接下来创建一个文件:

nano /etc/systemd/network/ens192.network
然后添加如下网卡配置

[Match]
name=en*
[Network]
DHCP=yes

保存并退出。重新启动系统网络,以便反映更改。

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-networkd
systemctl enable systemd-networkd
然后在/etc/resolv.conf文件中添加以下DNS,可以填如下常见的,或者你自己经常使用的。

nameserver 8.8.8.8
nameserver 114.114.114.114

下一步是安装 GUI界面。这里就以gnome为例:

gnome 包含基本 GNOME 桌面。gnome-extra 包含 GNOME 应用程序、存档管理器、磁盘管理器、文本编辑器等。

pacman -S gnome gnome-extra
最后一步,还需要使用启动GDM 服务,让开启可以自动进入gnome桌面,并打开gnome桌面。

systemctl enable gdm.service
systemctl start gdm.service

 

第 13 步:中文本地化

默认情况下,安装完的GUI界面显示是英文,也没有中文输入法。

在上面的步骤设置locale的时候,并没有设置成中文,因为那样的话,会导致tty(非GUI)界面显示不出文字。安装了Gnome图形界面后就可以安装中文字体,然后将界面切换成中文。

如果不安装中文字体,将locale设置成zh_CN会怎样?有中文的地方,就显示乱码:

l000057

配置archlinuxcn 源,该源是由 Arch Linux 中文社区维护的非官方用户仓库,包含中文用户常用软件、工具、字体/美化包等。

打开终端(terminal), 输入nano /etc/pacman.conf ,然后在最后添加如下内容

[archlinuxcn]
Server =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archlinuxcn/$arch
更新源:

Pacman -S archlinuxcn-keyring
Pacman -Sy
安装文泉驿字体:

pacman -S wqy-zenhei
更多的字体可以在官方wiki查看:

https://wiki.archlinux.org/index.php/Fonts_(简体中文)#中文字

安装中文搜狗输入法:

pacman -S fcitx-lilydjwg-git fcitx-configtool
由于目前archlinuxcn源里面的搜狗输入法要依赖于fcitx-qt4,而该包和其他fcitx包有冲突,如果按照其他网上的教程安装,是会报错的,fcitx-lilydjwg-git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

接下来安装搜狗拼音

pacman -S fcitx-sogoupinyin

将输入法配置加入当前环境,以便于在一些图形界面能正常调用输入法。

在~/.pam_environment文件里添加如下:

GTK_IM_MODULE=fcitx
QT_IM_MODULE=fcitx
XMODIFIERS=”@im=fcitx”
重启电脑,或注销重新登陆就可以生效了。Ctrl+Space就可以切换输入法了,更多的输入法设置可通过 fcitx配置工具配置。

l0000057

上面配置了那么多,你会发现界面还是英文的,这里就需要借助gnome图形界面来设置语言,终于可以用鼠标了!

点击桌面右上方的下三角图标,然后点击设置。

l00000057

Region & Language 下 点击 Language,选择“汉语”,然后点击 Select。

l56

继续点击 “Login Screen”, 然后点击Language, 这里会提示输入密码,注意是 root账号的密码。

l056

按照前面的方式改为“汉语”,最后点击 “Restart” 注销生效。

l00056

结语

现在你可能已经意识到,安装ArchLinux可能是没那么容易。然而,只要有一定的耐心,不放弃,你肯定可以征服它,然后告诉世界你可以安装Arch Linux了!

Arch Linux安装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。我建议在安装 Arch Linux 时,可以可以查看官方文档,该文档可以说是相当丰富。你可以在其中找到安装各种其他桌面环境的步骤,并了解有关操作系统的更多内容。你可以继续玩它,看看ArchLinux是多么强大。

如果你在安装 Arch Linux 时遇到任何困难,可以在下方留言哦。

转载请注明:XAMPP中文组官网 » 模拟双系统的安装_Windows系统下再安装Arch Linux

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!